当地时间 4 月 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 “对等关税” 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拟对欧盟、越南、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 20% 到 49% 不等的关税。而对中国的关税更是在原有的 20% 基础上,再增加 34%,最高达到 54%。这一举动似乎预示着新一轮世界关税大战的开启,无疑将给世界经济、全球供应链等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回顾历史,梳理美国的贸易战,特别是关税战历史,我们会发现关税经常被美国当作国家竞争、地理政治学的工具。美国历史上的贸易战是其经济政策演变的重要部分,深刻反映了保护主义与全球化之间的张力。以下将从典型案例、经济后果及国际反应三个维度,系统梳理美国贸易战的历史脉络。
当时正处于 1929 - 1933 年国际大萧条期间。在大萧条初期,美国为保护国内的农业和工业,通过了《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案》,将 2 万多种商品关税提高至历史顶配水平,平均税率从 40% 升至 59% 。主要措施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加征一定的关税,比如加拿大对美出口的黄油、小麦等商品就被针对性征税。
此举迅速引发全球 40 多个国家施行报复性关税。例如,加拿大对美 16 种商品加税,英国转向英联邦内部贸易,德国转向自给自足。美国这一贸易保护主义举措,短视地试图将危机阻挡在国门之外,却引发了全球贸易的连锁崩溃反应,充分暴露了其在经济困境中不顾全球经济协同关系,只图自保的狭隘心态。
战后,随着欧洲国家经济的复兴,美国国内经济因越南战争等陷入滞胀状态。为维护国内农业企业利益,美国对法国、德国对美冷冻鸡肉征收高关税,主要措施包括对欧洲卡车、白兰地等商品加征 25% 关税。
此次贸易战范围有限,最后双方在日内瓦协议中妥协,但欧洲农业仍受冲击,美国车企也错失转型机遇。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行为,是其利用贸易保护手段解决国内局部经济问题的体现,却忽视了产业间的联动以及全球贸易环境下的长期战略布局,最终得不偿失。
日本在朝鲜战争后,经济快速复兴,开始不断威胁美国经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汽车、半导体等产业崛起,美国对日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为打压日本经济,美国通过 “301 条款” 施压,迫使日本签署自愿出口限制协议(如汽车)和《广场协议》。
此次贸易战对日本经济影响深远,直接引起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进入 “失去的三十年”。美国在美日贸易战中动用各种贸易保护手段,以维护其经济霸权地位,这样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是典型的霸权行径在贸易领域的延伸。
其背景是加拿大软木补贴引发美国不满,认为其损害本土木材业。此次软木关税战实施时间超长,一直延续至今。主要措施包括美国多次对加木材征收反倾销税,其间两国在 2006 年协议短暂缓和,而在 2017 年税率再提至 20%。
美国长期针对加拿大软木发起贸易战,以所谓 “公平竞争” 为借口,行贸易保护之实,不断干扰两国间正常的贸易往来,损害了双方企业和消费的人的利益,也破坏了北美地区原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贸易格局。
首先是全球贸易萎缩。在斯姆特 - 霍利法案后,全球贸易规模 1929 - 1934 年萎缩 66%,美国进出口额暴跌 50%。在 1930 年代整个大萧条期间,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30%,贸易额从 1929 年的 100(基准)降至 1935 年的 28。
紧接着的是美国国内经济慢慢的出现衰退。美国 GDP 在 1930 年代跌幅达 30%,失业率超 20%;2002 年钢铁关税虽短暂保护就业,但长期导致 1.2 万人失业。
而且贸易战的开展,也造成了产业链与消费者成本提升。例如在美日贸易战中,美国汽车价格因限制进口上涨 40%,而半导体产业外流加剧。而 2018 年中美贸易战使美国公司承担了加征一定的关税成本的 90% 以上。
经济的结果,也引起政治与战略代价。例如斯姆特 - 霍利法案被视为二战诱因之一,纳粹德国利用经济危机崛起。鸡肉大战中,美国为报复欧洲牺牲车企利益,延缓了电动汽车转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从经济层面引发的连锁反应波及全球,在政治和战略领域也产生了诸多负面且深远的影响,充分显示出其政策制定的短视性和破坏性。
短期来看,保护主义政策确实能够为国内某些产业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其免受外部激烈竞争的冲击。例如美国在特定时期对钢铁业实施保护政策,短期内钢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得以维持,企业能够继续运营,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也暂时得到保障。
然而,从长期视角分析,这种过度保护如同给产业裹上了一层 “温室薄膜”。由于缺乏来自国际市场的充分竞争压力,企业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在研发技术投入上愈发吝啬,生产效率难以提升,产品质量也逐渐与国际领先水平脱节。长此以往,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被削弱,一旦保护政策难以为继,这些产业将在国际竞争的洪流中不堪一击。美国钢铁业在长期保护主义政策下,逐渐失去曾经在全球的一马当先的优势,便是这一悖论的有力例证。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看似在短期内为部分产业遮风挡雨,实则是在慢性侵蚀产业的长远发展根基,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
当今世界经济已深度融合,全球供应链如同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这张大网上不可或缺的节点。贸易战一旦爆发,就如同在这张网上肆意撕扯。以 2018 年中美摩擦对全世界汽车产业链为例,汽车产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零部件生产和整车组装分散在世界各地。贸易战中的关税加征,使得零部件跨国运输成本大幅度的增加,一些原本布局合理的供应链环节不得不重新调整。企业为了规避关税成本,要么选择成本更高的本土供应商,要么耗费大量资源重新寻找替代产地,这一系列调整导致全世界汽车产业链成本增加了 10%。这不仅反映出贸易战对单一产业供应链的巨大冲击,更警示我们全球供应链在贸易保护主义冲击下的脆弱性。
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或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都可能引发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连锁反应,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运行。美国频繁发起贸易战,肆意破坏全球供应链,全然不顾其行为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的严重冲击,凸显了其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了自身狭隘利益而逆行的错误行径。
在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中,特殊利益集团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美国,农业游说团体长期以来对政府的贸易政策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他们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通过种种政治游说手段,促使政府出台有利于农业的关税政策。例如在一些农产品贸易争端中,农业游说团体促使美国政府对进口农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保护美国本土农业企业和农场主的利益。
然而,这样的做法是以牺牲整体社会福利为代价的。消费者不得不为高价的农产品买单,增加了生活成本;其他依赖农产品作为原材料的产业,如食品加工、畜牧养殖等,也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面临成本上升的困境,进而影响到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就业。这种局部利益绑架整体政策的现象,充足表现了贸易政策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博弈。美国的贸易政策沦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在政治经济博弈中,将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和全球贸易公平抛诸脑后,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稳定。
尽管 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WTO(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应对一些新兴贸易问题时有几率存在反应不够及时、规则不够完善等情况。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则框架和多边协商机制。在这个框架下,各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贸易争端,避免了 “以邻为壑” 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肆意蔓延。
例如,当成员国之间出现贸易摩擦时,可以依据 GATT/WTO 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申诉和裁决,而不是单方面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一旦摒弃多边合作机制,各国各自为政,全球贸易将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世界经济也将遭受重创。美国近年来频繁挑战多边贸易体制,绕过 WTO 机制单方面发起贸易战,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对全球经济稳定构成巨大威胁。加强和完善多边合作机制,是保障全球经济稳定繁荣的关键,而美国应摒弃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回归到多边合作的正轨上来。
△巴基斯坦向印度发射导弹当地时间10日,总台记者从巴基斯坦军方获悉,巴基斯坦真正开始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以回应印度方面持续不断的挑衅行为。据悉,此次行动针对印度境内多个目标展开,打击范围覆盖印度全国多个区域。巴基斯坦称,首轮行动已经打击了印度旁遮普邦的一处导弹储存设施。
5月10日,重庆大学发布情况通报,近日,网络上对该校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提出质疑。
也门胡塞武装当地时间5月4日发表声明称,使用一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击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准确命中目标。胡塞武装导弹袭击暴露美以防空体系重大漏洞针对此次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阿拉伯媒体分析认为,此次行动能够说是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双重回应。
我驻美国使馆发言人:中方绝不会接受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剪辑:鲲鹏)
巴基斯坦关闭全部领空,正式对印度发起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打击范围覆盖印多个区域。同时,网络攻击致印70%电网瘫痪。#巴基斯坦:正式对印度发起军事行动 #巴方称网络攻击瘫痪印度7成电网 #巴基斯坦关闭全部领空
据廉洁珠海消息: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咏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珠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潇湘晨报综合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
一所“玩出成绩”的贵州小学:下课后,校长把学生往教室外赶,操场当游乐场,“想让学生们喜欢上学”
4月中旬,有个三四百人的教育参访团要到新州二小参观,校长杨昌盛(左二)在开会讨论接待任务。李雅娟/摄记者 李雅娟编辑 从玉华踩着高跷的孩子从身边跑过,操场上到处是骑着独轮车的孩子,这不是游乐场,而是一所小学。
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一个困惑:即使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依然忽高忽低,甚至查不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家族也没有高血压病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5月6日,中国斯诺克选手赵心童拿下了斯诺克世锦赛的冠军。这个成绩在国内是历史第一的存在,即便是之前有着“中国斯诺克第一人”称呼的丁俊晖,也只是拿过世锦赛的亚军。